后勤保障处
 首页  部门概况  后勤服务  规章制度  后勤党建  招标信息  学校主页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公共卫生>>疾病防控>>正文
 

出血热预防知识宣传

日期:2021年12月09日 15:06 作者:刘烨 点击:[]

防控出血热,我们共同努力!

 肾综合征出血热(又称流行性出血热,本文简称出血热),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,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,我国各个省份均有发现。1955年,自陕西秦岭北坡修筑宝成铁路的工人中发生爆发流行,它的危害才开始被认识。每年,我省关中平原各市都有出血热病例报告。

     一、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给人的?

   (1)带病毒的老鼠传播

接触传播:老鼠咬伤皮肤或老鼠的尿、粪、唾液污染了破伤的皮肤或黏膜。

饮食传播:老鼠尿、粪、唾液等分泌物污染食物,被人使用。

吸入感染:吸入携带有汉坦病毒老鼠的尿、粪、唾液等污染的尘埃。

   (2)螨虫传播: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健康人,可使人患病。

   (3)母婴传播:怀胎期间感染汉坦病毒的母亲传染给胎儿。

    二、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~3周。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:发热期、低血压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及恢复期。

1)发热期

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。

起病急,有发热(38℃~40℃)、三痛(头痛、腰痛、眼眶痛)以及恶心、呕吐、胸闷、腹痛、腹泻、全身关节痛等症状,皮肤黏膜三红(脸、颈和上胸部发红),眼结膜充血,重者似酒醉貌。口腔黏膜、胸背、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,或呈条索状、抓痕样的出血点。

2)低血压休克期

多在发热46日,迟者可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,少数在热退后发生休克,这是与细菌性感染不同之处。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。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。患者出现低血压,重者发生休克。

3)少尿期

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,持续时间短者1天,长者10余天,一般为25天。多数患者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,部分患者临床上没有明显低血压休克期,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。尿中有膜状物排出者为重症。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毒症、酸中毒和水、电解质紊乱。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。亦有少尿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者,此时应和肾前性少尿相鉴别。

4)多尿期

多数患者少尿期后进入此期,少数患者可由发热期或低血压期转入此期。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第914天,持续时间短者1天,长者可达数月之久。此期为新生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,加以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作用,使尿量明显增加。尿量每天40006000ml左右,极易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。

5)恢复期

随着肾功能的逐渐恢复,尿量减至3000ml以下时,即进入恢复期。尿量、症状逐渐恢复正常,复原需数月。

    三、预防措施

   (1)防鼠灭鼠

流行性出血热一般通过呼吸道、消化道、接触等途径传播,吸入病毒感染的灰尘、吃了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会引起发病。所以,灭鼠防鼠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。

   (2)疫苗接种

接种人群

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适用于无接种禁忌症的16-60岁人群, 全程免疫接种人体后,可刺激人体产生抗I型和II型汉坦病毒 的中和抗体。由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是灭活疫苗,所以接种 该疫苗不会因接种行为而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。接种肾综合征 出血热疫苗能有效降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显性发病和疾病的严 重程度,是疫区人群防控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手段。

接种程序

目前我国应用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是含有I型(野鼠型) 和II型(家鼠型)汉坦病毒经纯化的双价全病毒灭活疫苗。该 疫苗每人份为3针剂,即每人共接种3针次。前两针之间间隔 14天,第三针间隔一年以上。前两针属基础免疫,对完成有效 的免疫保护极为重要,任何原因导致的第二针没有及时、按期接种,都应当重新开始免疫,第三针为加强免疫。

需要解释的是:出血热疫苗属于灭活疫苗(死病毒疫苗),疫苗本身不会引发感染。接种后保护期达35年。

    (3)注意食物卫生

不吃生冷专门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、水和饮料等;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,残羹剩饭不要乱倒,食物放在;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;食具用前煮沸消毒等。

    (4)搞好环境卫生

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,杂物堆放按期整理,以减少鼠的食物、隐蔽场所及鼠孳生地。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,要戴口罩、帽子和手套等。先洒水后扫地,避免携带病毒的尘土飞扬。

    (5)消毒

对病人或老鼠血液、分泌物及被血液、分泌物等污染的物品应及时消毒。

     四、出血热救治,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?

    (1)了解疾病

作为个人,我们一定要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有足够的重视。早期的症状和感冒相似,有一定的迷惑性,这个时期除发热外其他症状可不明显,因此最易误判,一些患者因此贻误治疗时机。

出血热的治疗强调“三早一就”,即早期发现、早期休息、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。因此,一旦怀疑自己“得了出血热”,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防止病情延误,导致病情加重。

    (2)就医告知接触史

患者就医时应告知近2月内都去过哪些地方居住、旅行、工作,是否接触过老鼠或者居住、工作环境是否存在鼠患等。这对医生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。

   (3)出血热的经济负担

出血热救治是一笔不小的开销。根据患者症状轻重、救治医院收费标准等因素,医疗开销在数千至数万不等,其中还不包括误工费、看护费、交通费等其他负担。

因此,积极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,是最“省钱、省心”的方法!

 

上一条: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下一条: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十条

关闭